馬自達CX-5
- 廠商指導價(萬):16.98-24.58萬
- 級別:緊湊型SUV
- 保修:3年或10萬公里
- 變速箱:手動|自動
- 排量(L):2.0L|2.5L
- 油耗(L):暫無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汽車產銷同比呈現增長,結束了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的下降局面。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最大亮點,全年銷量超過350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13.4%,進一步說明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
而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TOP 15榜單分析,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國等15家車企/品牌就貢獻了244萬輛的銷量,占據了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而且,這15家車企/品牌的平均同比増長率超過了170%。我甚至有一個結論,2021年汽車產銷出現同比增長的主要因素就是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大爆發。
單看2021年12月的銷量,小鵬、理想、蔚來、哪吒、零跑、威馬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總體較好,第一梯隊突破萬輛,第二梯隊也快速上量到5000輛以上的月銷。在主流合資品牌中,南北大眾的新能源車批發19498輛,占據主流合資46%份額,可見,大眾汽車堅定的電動化轉型戰略已經初見成效。
2021年是一汽-大眾的電動元年。在這一年中,一汽-大眾共推出了8款全新產品,其中一半都是純電車型。在這4款純電車型中,大眾品牌(ID.4 CROZZ、ID.6 CROZZ)和奧迪品牌(奧迪e-tron、奧迪Q4 e-tron)又各占一半,“一碗水端平”的意圖非常明顯。年終統計中,一汽-大眾超過7萬輛的新能源車零售量和2.4%的市場份額占比也能說交出了一份頗具含金量的答卷。雖然來得晚,但技術與品質是其底氣所在。
在技術層面上,2021年,一汽-大眾佛山MEB智慧工廠正式量產,整合了大眾汽車的眾多先進的生產技術,可應用到不同類型和尺寸的新能源車型上以實現模塊化生產;擁有靈活的電池排布,更合理的前后配重比,長軸短懸帶來最大化車內空間布局;并且在續航里程、電池安全等方面給用戶以充足的驚喜。此外,一汽-大眾還通過先進的Martech數據中心,管理和評估所有數字營銷活動及電商活動,一舉打通多個數據平臺,并利用大數據洞察目標客戶特征,制定差異化策略,與客戶建立親密溝通關系。
而在品質方面,一汽-大眾的專屬優勢更是首屈一指。以ID.6 CROZZ為例,搭載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N·m,爽快駕駛感無需多言,但其在動能回收時非常輕柔,并不像其他電動車那樣容易讓人 “暈車”,操控和底盤體驗上也更接近燃油車。586km的續航里程雖說在行業內不算“夸張”,但最近的冬季續航測試證明,相比其他品牌 “深不可測”的里程水分,一汽-大眾先進的電池管理、高效的能量回收等系統造就的是絕不打折的真實續航,說是多少就是多少,徹底讓消費者擺脫里程焦慮。
寫在最后:
俗話說船小好調頭,對于一家年銷量近200萬輛,在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占據銷量頭把交椅的車企來說,貿貿然開始電動化轉型戰略冒著非常大的風險。這并不像造車新勢力那般從0到1,而是先拋卻原先的條條框框,改頭換面,輕裝上陣,其操作難度可見一斑。而且,按照德系汽車品牌崇尚提前五年開始做計劃的傳統來看,其電動化戰略起碼可以追溯到2016年。2018年推出的三款插電式混動車純粹就是帶有實驗性質的試水市場。為了2021年這個所謂的“元年”,大眾汽車背后的布局才是高手過招中的“無招勝有招”。